每次規劃露營行程,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餐點準備。露營不像在家裡,有現成的廚房設備和齊全的食材;在戶外,一切都得精打細算。
首先,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,特別是夏天,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。
而空間有限,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,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。再來是菜色的選擇,既要簡單易煮,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,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。
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,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。
以前光是備料,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,真的非常辛苦,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,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,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,但是事前處理(切菜,清洗)真的很繁瑣
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,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;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,非常簡單,不用過腦,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,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,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,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,讓我非常好奇,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,有胡椒鴨、麻辣鴨、薑母鴨、洋蔥鴨,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,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,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。
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,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。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,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。
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,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,而且不會過於油膩,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,也不會感到負擔。而且,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,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,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。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,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,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。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,就是他啦,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!
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,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,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,就可以快速搞定啦。
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,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,整個環境都非常好,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,就非常大推,而且帳篷用品,都已經架好,老闆服務真的很好
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
地址: 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
預約住宿電話: 0921 313 067
在露營的當天,我負責準備餐具,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,說真的,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,一定要先解凍,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。
看看這個分量,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,還是滿出來了,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,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,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,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,光是等水滾,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。
所以加熱到一半後,感覺鴨肉沒那麼硬,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,不然烹煮太費時了
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,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,果然就如官網說的,整隻鴨下去調理,真心不騙。
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,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。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,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,直呼「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!」
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,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。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,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,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,這一刻,我想,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。
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
露營中餐-踏輕洋蔥鴨調理包
**外觀**
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,搭配一整隻的鴨肉,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。湯的顏色偏金黃,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。
**鴨肉份量**
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,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,肉質細緻多汁,輕輕一咬,豐富的肉汁和,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。更特別的是,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,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,,湯汁浸潤其中,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。
**湯頭口感**
湯頭非常柔和,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,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,溫潤而不膩口,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。
**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**
推薦搭配蓮藕、甜玉米和菠菜,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。飲料方面,建議搭配檸檬水,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。
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-胡椒鴨,有了昨天的經驗,這次退冰後,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,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
說實話,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,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,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,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。當湯鍋滾開時,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,朋友們調侃說,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「香氣宣傳大使」。
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,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,每一口都是享受,這樣的香氣和滋味,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,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。
露營中餐-踏輕胡椒鴨調理包
**外觀**
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,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,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,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。湯底的顏色清澈,帶著淡淡的琥珀色,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。
**鴨肉份量**
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,肉質鮮嫩,煮得剛剛好,不會過老,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。
**湯頭口感**
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,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,溫暖而不嗆,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,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,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。
**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**
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,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。飲料的部分,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,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。
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: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PEPPERDUCK
這次的露營旅程,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。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,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。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,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,溫和卻令人難忘;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,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,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。
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,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,一邊聊著天,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,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,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、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。這次露營,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,而這兩道鍋物,真的超值得,份量大,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,省去備料的時間,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。期待下次露營,帶上更多美食,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。
踏輕胡椒鴨露營必備食材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,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,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。想像一下,在微涼的山林夜晚,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,微風輕拂下,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,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。而**踏輕鍋物**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!
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?首先,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,操作也超簡單,只需要熱水煮沸,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。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、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,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。胡椒鴨的辛香溫暖,洋蔥鴨的甘甜入味,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,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,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。踏輕胡椒鴨肉質Q彈好吃嗎
除此之外,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,湯頭濃郁卻不油膩,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。露營時,溫度往往會較低,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,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,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,給你滿滿的能量。更棒的是,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,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,不僅滿足了味蕾,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。踏輕洋蔥鴨肉質軟嫩口感
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,只需短短幾分鐘,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。當你在帳篷旁,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,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。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,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,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。踏輕洋蔥鴨試吃料理分享
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?立即選擇踏輕鍋物,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,無論在哪裡,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!現在就行動,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!踏輕洋蔥鴨試吃心得評價
此刻站在這個坐落在山腳下的學校的場,環顧四周,層層疊疊的山巒向遠處延伸,但從未阻斷過孩子們渴望學習和知識的熱情。 作為從沿海的城市來到被山包圍的南方小鎮的北方人,濕冷的氣候裹挾著抵不住的寒意侵入身體。七八個六年級的女孩子嘰嘰喳喳的圍坐在草地上,學唱著班歌《我相信》,幾個初中的男生在嬉笑打鬧。午休的時間也因為孩子們的歡愉變得溫暖。 這已經是支教正式開課的第五天了,從最開始的緊張、無所適從,連喊學生起來回答問題都會臉紅,到漸漸找到與學生的共同話題和合適的交流方式。我逐漸適應了每天緊張、忙碌、規律而又幸福的老師生活,雖然上課的時候也會對學生無厘頭的問題語塞,但是每次補充課外的知識,向他們描述大學的生活時,他們都會仰著頭專心致志的聽我說,我從他們的眼睛里看到了光,看到了對知識的渴求,看到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。 早讀課下,我看到一個女生在走廊默默抽泣,詢問后才知道她家離校很遠,要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,遲到了不敢進班級。看著她凍得通紅的臉上的淚痕,自己的心被狠狠揪了一下。看了看黑的天空,學校教室的燈光是唯一的光明。我們,是走進山里的青鈴,想要通過我們的努力為他們帶來知識的希望,為他們帶來遠方的歌聲。 這一路的旅程是我們和學生們人生軌跡交疊的部分,收獲了彼此的感動和快樂,我們愿意認真的工作、不斷的學習,為他們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、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,也愿意陪伴他們這一路的成長與進步。 山長水闊,青鈴唱給你們聽。 >>>更多美文:原創文章
上個月,女兒過5歲生日,在蛋糕上燭光的映照下,女兒閉上眼睛虔誠地許愿。我沒在意她會許什么愿,心想:小孩的愿望無非是當公主或王子唄! 周日,我帶女兒去她奶奶家,給孩子的爺爺過第十個“七”。孩子的爺爺奶奶都70多歲了,相扶相攜走過了50多個春秋,感情很深,突然間,孩子的爺爺就這么走了,剩下的一個老人盡管兒孫繞膝,但老人仍覺得孤單無依。 見到我們回去,老人忙前忙后地張羅飯菜。在飯桌上,望著憔悴的奶奶,女兒忽然問我:“媽媽,你說世界上真的有魔法嗎?我的愿望什么時候才能實現呢?”我說:“那要看你的愿望是什么了。”女兒閃動著稚氣的大眼睛說:“我希望奶奶不變老,爺爺活回來……” 我拉過女兒,緊緊地摟在懷里,眼淚滴在女兒稚嫩的臉上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日志
那一天,陽光明媚,作為最親的人,我被允許進入手術麻醉室,看著最愛的人,躺在冰冷的床上,注入清醒的針劑,變成眼睛里看不到我的人,心一下子緊張的慌了,手腳冰涼的沒有感覺,眼淚圈在眼睛里,我不想讓它隨意的掉下來,我要留在你的眼里,一個不流淚的我。 因為你都不流淚,可我的心在痛,痛的讓我總是忍不住自己,你呀,流淚吧,看到眼淚,我的心會輕松一點,別憋在心里,我知道你也嚇壞了,光是那張硬冷的床,就已經讓你驚慌失措,醫生護士圍在床邊忙碌的穿插各種醫療器械,盡管聲音不大,卻是一聲一聲插在心上,疼的我竟然喘不過氣來,眼淚太不聽話了,竟跌落在我的臉上,匆忙抬手一把抹去,不哭,不流淚,醫生看到我的表情,示意我離開,我怎么抬不動腳,使勁用力,走,眼睛里是一個模糊的你,蓋著被單,直直的躺在床上,看我的眼里,不流淚,我知道你想用堅強,讓我不擔心。 我把眼淚掉進心里去。跨出這道門,門外的聲音掩蓋了所有的你。我不言語,讓手摸到自己的心上,隨著心跳抖動,那顆心屬于我,我要感受著溫度,同你一起走過冰冷的經歷,你在門里,我在門外,一個世紀的距離,可以嗎?不要太遠。 時間不是水嗎?可以流的很快,為什么感覺慢的不動呢?是心凝固了溫度,淚覆蓋了熱度,我整個人也變得冰冷沒有知覺,唯一的害怕讓我覺得還是我自己,淚,摸摸眼睛,沒有痕跡,不哭,不讓你感知我在等你回來的路上,一直流著淚。我要微笑著,等你。 說好一個世紀,長的我看不到盡頭,聽不到身邊任何聲音,想著你身上流淌的血,還有劃過的刀,痛是你,疼是我,我就不自覺的伸出手,環抱住肩,冷的發抖。害怕別人看到我,我不看任何人,還有任何人的表情。細數時間,如數珍珠,一顆一顆……,把你的痛數在心里,把我的疼放生在水里,流走在記憶里,好減輕你的一分痛。 這個世紀是個冰冷的世紀,雖然窗外是陽光的溫暖,有著夏的淺熱,帶著秋的微涼,舒服與我無關。我掰著手指,看著這個世紀在我的手里轉了多少圈,你快回來,回到我的眼睛里。這個世紀憋的我喘不過氣來,呼吸就是一種奢侈。 怎么還沒有反應,難道一個世紀都太短嗎?我想張望,卻沒有表情,手術室外,干凈的通道亮的反光,偶爾一個身影側過,近了,又遠了,拉的我的心熱了,又涼了,我忍著的淚想要流出來,不可以,我用手使勁擰著自己的鼻子,不出聲,讓抽泣忍回去,讓你更快的離我近些,好聽到我的聲音,微笑著,迎接你。 過了多久,手術室外一陣急促的電話聲,驚的我一躍而起,接你回來,是,是,你終于回來了,我竟然抖動的厲害。有那么一刻,不能言語。 轉過神的一瞬,手術車停在我的面前,吊掛的液體,你,蒼白的臉,看著我,微笑著看著我,我終于沒讓眼淚流下來,等了這么久,等回了你,我怎能讓你第一眼就看到我的眼淚,微笑著,看你。 痛著,疼著,我終于見到你,你回來了。 一切從新開始,微笑吧,生活不喜歡眼淚,微笑是一天,幸福的開始,你在,就是我的微笑,我想擁著你,看你微笑,相擁著幸福,每一天。
鄉下的狗沒有名字,它們一生下來就被統一地喊作“唉兒”,所以當“唉兒、唉兒”的聲音飄蕩在山村的時候,那是主人在喊自己家的狗狗。狗自能辨別出主人的聲音,聽到主人“唉兒、唉兒”的呼喚聲,再遠,也會一溜煙兒顛兒顛兒地跑回來。 鄉下人滿村子喊著“狗娃”的時候,那是在喊狗年生的、名字叫作“狗娃”的人。奶奶說,先前的孩子不好養活,給孩子取個賤名,如狗娃、狗剩、毛妮子、賴蛋兒…… 取小名是我國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,可以說取小名是姓名文化中最平等的習俗了,畢竟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擔得起一句“貴姓”,也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字、號。一些人人皆知的歷史人物,如司馬相如小名就叫“犬子”。 但這些跟名字賤不賤沒關系,只是那時生活條件差,醫療衛生跟不上,生了病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,早夭的人多。 五奶奶就叫她的孫子“狗娃”。她家三代單傳,五奶奶每天扯著嗓子喊她的“狗娃”,老天爺聽見了,“狗娃”健健康康地上學了。上了學的“狗娃”不讓奶奶喊他“狗娃”,說同學們都笑話了,要叫學名。 我有個叫“狗娃”的表哥,逢年過節常去走動。“狗娃”表哥其實早已結婚,有了兩個比我稍小一些的女兒,但他還是“狗娃”,就連我們小孩子也常常跟著起哄,學著大人叫他“小狗娃”。他也不惱,只是笑笑。 那年過年走親戚,滿地冰封的雪,我跟妹妹和父母走散了,找不到家人,也找不到去“狗娃”表哥家的路。跟著一位同到表哥家村莊走親戚的奶奶,來到了表哥家的村子。老奶奶家的親戚問我們要去誰家,我和妹妹年紀小,也說不清表哥家里人的姓名和地址,只知道小名叫“小狗娃”。老奶奶的親戚可是犯了難,狗年生的小孩子,大多會被大人取個“狗娃”的小名,他們的村子大,有四個“狗娃”。我只記得,我冰冷的小手,被一雙溫暖的大手握緊拉著,翻溝爬坡,一家挨一家問過去,看看不是這個“狗娃”家,又往下一個“狗娃”家去。找到“狗娃”表哥家時已是下午一點多了,表嫂迎出來,“狗娃”表哥迎出來,看見親人我終于委屈地大哭起來。 從此,我便與“狗娃”表哥結下了不解之緣,感恩表哥,感恩這個簡單易記的名字,讓我找到了家…… >>>更多美文:生活故事
QW155CW58PKM14
踏輕洋蔥鴨湯頭濃郁口感 》露營廚藝大展身手,如何準備營地美食踏輕胡椒鴨試吃心得評價 》享受戶外晚餐的樂趣,露營料理不再單調